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对外交流 > 正文

跨界协同 一生一案,看湖南这所职校乡村振兴本土化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之路

2021-12-29  对外合作交流处    访问量: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 通讯员 庄洁 12-09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地处隆平高科技园核心区的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首批“双高校”和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牢记职教初心,践行“为国育才、强农兴农”使命与担当,提出“无界办学、跨界育人”的新理念,与区域内隆平高科、新五丰等3243家企业对接,构建覆盖全省十大农业千亿重点产业的“种、养、加、机、贸”专业集群,打造多学科协同,多主体跨界的育人共同体,实现跨界育人。

该校从2012年开始实施,进行平台搭建,构建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建立运行机制;到2015年7月开始在本校农业类专业实施;再到后来的省内外推广应用,逐渐摸索出了一条“跨界协同,一生一案”的乡村振兴本土化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学生下田间研学)

打造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开发专业集群通识课程体系

政府引领、办学指导委员会指导,覆盖“种、养、加、机、贸”等领域,由地方政府、特色产业园、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学校组成,打造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由政府专员、行业岗位专家、职教名师组成专家团队;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产业技术员组成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由农村劳模、土专家、田秀才、红色领航员、辅导员组成导师团队。专家团队引领专业集群建设,按照“三产”融合、德才兼备原则构建通识课程体系,开发《农学基础》《休闲农业概论》《大国三农》等通识模块化课程,修订课程标准、考核评价办法和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专业集群通识课程共享平台,使农业人才通识知识和能力培养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相匹配。

种子专业群是该校“双高”专业群,每位新教师入职后,都根据其主攻方向在相关合作企业或实验室,完成至少半年的技能岗位实践,提升专业技能水平。面对一些复杂多样的专业课程,学院打破了一名教师教一门课程的传统模式,而是由一名骨干教师负责讲多门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实现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由多名教师协作完成。在种子专业群内先后组建了若干大大小小的教学团队41个,有的跨专业、有的跨专业类或大类,大家集中优势开发新专业、精品课程、新形态教材及教学能力竞赛等。

构建“1355”教学模式,实施“一生一案”人才培养

依托1个平台,建立田间课堂。通过协同育人共同体,构建涵盖湖南各区域特色产业的网格化田间课堂,由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实施“一课多师”模块化分工协作教学,推倒围墙,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在真实环境中立地培养人才。实行3个对接,创建项目课程。对接“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等区域产业特色项目,创建系列模块化项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实施“一生一案”人才培养,实现“一生一专长”。创新5有课堂,开展课堂革命。以项目为纽带、任务为载体、成果为引领,创新课前有项目、课内有任务、课后有成果、师资有融合、交流有慈爱的“五有”课堂,使学生由厌学变想学、主动学。实施5学模式,推动教法改革。推行项目导学、任务探学、团队研学、成果赏学、反馈评学的“五学”模式。把新技术搬到线上平台、新技能带到田间地头,让学生处处可学、时时能学、人人乐学。

该校植科院80后女教师刘峰源等人带领学生深入雪峰山区,在靖州搭建了杨梅种植的“田间课堂”,帮助杨梅种植大户,构建靖州杨梅行业标准;依托政府和湖南休闲农业研究院等单位,在特色产业政策的扶持下,推出“太空杨梅”精品品牌;又与韩国企业进行跨国合作,将杨梅产业打造成靖州的农业现代化产业;还与本地企业、人员组建“农道团队”,进行系列产品开发,将鲜果、腌制品、酒类统一品牌、包装、仓储、冷链运输等,打造“网上杨梅节”,通过互联网+渠道和线下集中销售,带动当地近千人走上脱贫路。

(袁隆平院士在田间指导师生实习)

学院种子专业群创造性地实践了“两园交替、季节轮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校园、隆平高科技园这两园中交替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教学活动,螺旋式提升学生知识与技能水平。农忙季节在隆平高科技园,以真实的生产项目为载体,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农闲季节在校园,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及理论修养。正是得益于创新的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实习时多数已成为企业准员工,企业满意度超95%。

厚植“大国三农”情怀,激发乡村振兴使命担当

实施体验式、浸润式、沉浸式“三式”教育,导师团队引领,学生自主完成项目过程中,体验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浸润劳模精神和农耕文化,沉浸于乡村振兴事业和个人价值实现的思考,激发学生“强农、富农”的使命担当。开展“三讲”活动,请农村劳模、土专家、田秀才、红色领航员、辅导员讲修业文化、隆平精神、三农故事,引导学生学农、爱农。举行技术技能、创新创业“两赛”,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学院与隆平高科共建隆平产业学院,构建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双主体育人机制,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2021年2月,校企还携手溆浦县农业农村局,共建溆浦县高素质农民田间学校。这所“田间学校”将通过校县、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育,共享先进技术、共享优质师资、共享教学资源、共享实习基地,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采取农学结合的全日制学习形式,施行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让更多农业人才活跃在本地乡村振兴大舞台上。

该校通过以上创新性研究与实践,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理论成果,同时也收到了显著的实践成效。

2014年学校“湖南省教育科学农职院校特色办学研究基地”出版《农业高职教育特色办学研究》专著。同年,《湖南省农技人才队伍现状及农业职业院校办学困境调研报告》获得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发表论文《大农业观视角下职业教育探讨》,出版《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成果相关专著27本、教材38本,其中国家优秀教材1本、国家规划教材5本,省级优秀教材5本;省级以上教研课题56项、论文170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

实践成效方面,一是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近六年,学院入选国家“双高计划”、“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建设单位,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27个,开发省级以上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网络课程233门、项目课程385门。教师获省级以上农业职教名师9名、全国教学能力竞赛奖10项、省级44项。受益毕业生近1.8万名,获国家级竞赛奖37项、省级120项。毕业生就业率从92.5%提升到97.8%、其中自主创业率从2.4%提升到4.6%、用人单位满意度从91.6%提升到98.5%。二是建成支撑乡村振兴的协同育人共同体。建成超级杂交水稻生产示范及人才培养基地;牵头组建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教集团、中国现代宠物职业教育联合体等全国性产教联盟体4个;签订校县合作协议17份;共建产业学院3个、合作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67家、特色产业园152家,建成协同育人共同体。对接湖南省235个特色产业项目,组建27个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14个导师团队,年承担实训4.5万人日、培训5.8万人日。三是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显著增强。建成国家级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9项、省级54项;主持制订省级地方标准18项;开发农业新技术27项。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6项、专利297项。服务187个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师生服务“三农”年均1.57万人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3.7万多人次,农村年增收约13.2亿元,受益农民110多万名。

该校的先进育人理念和成功经验,获得了教育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也赢得了极高的社会赞誉。

2016年12月在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推进会、2018年12月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专场研讨会、2018年8月在湖南省高等院校服务脱贫攻坚推进会、2019年10月在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联盟会议上作经验交流,2021年5月入选湖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改革的湖南样本》。本成果在全国农业行指委推广12次。六年来,接待上级视察、指导20次,兄弟院校来访198批次,该成果被永州职院、江苏农林等省内外兄弟院校广泛应用。

2018年10月该校入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服务贡献”典型案例1个,2018年12月典型案例入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案例集》。2020年6月中国教育报以《承百年传统铸强农之魂》为题做专题报道。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广德福认为学院已跻身全国高职院校第一梯队;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谢俐高度赞扬学院传承百年历史,坚持农业特色办学优势,做好农业技术服务。




( 编辑:沈强 )